Save
論仁論孝論君子 dse 中文
Save
Share
Learn
Content
Leaderboard
Learn
Created by
apotissue
Visit profile
Cards (15)
不仁者
欠缺
道德修養
, 身處
貧困
容易
作奸犯科
,身處
安樂
容易
驕奢淫逸
。
以
不仁者
和
仁者
作
對比
,突出
仁者
在任何
生活處境
下 都能
安貧樂道
,
潔身自愛
。
*
仁者
行仁
由心而發
* ,非為
利益
,
動機
與
智者
有 別。
指出
君子
(仁者) 對
富貴
和
貧賤
的取捨態度。他們雖同樣愛
富貴
、 嫌
貧賤
,
但
不會
為達 目的 不擇手段 ,只會 採用
正當
的 方法 。
以
反問
形式 (「惡乎成名?」) 肯定
君子
(仁者)
片刻
都 不會
離棄
仁德
,
就算身處危急困頓/
倉卒匆忙
(造次)的時候,君子 都
堅持
行仁 。
指出「
克己復禮
」(
約束自我
,
使言行合乎禮儀
), 就是實踐
仁德
的方法。
說明實踐仁德的具體細則:不看、不聽、不說 ,不做
不合禮法
的事。
以
排比
句 (非禮勿視 ,非禮勿聽,非禮勿言,非禮勿動 ) 說明 實踐仁德的細則,
一氣呵成
。
*以
生命
和
仁德
作對比,說明
實踐仁德
的
最高層次
。
指出
仁者
重視
仁德
多於
自己的生命
。
當面臨
抉擇
時,他們會選擇
實踐仁德
而
放棄
生命 , 突顯
仁德
比
生命
更
重要
。
志士仁人
,
無求生以害仁
,
有殺身以成仁
。」
指出
行孝
不只要
供養父母
,更要
由心而發
尊敬
父母。 以
反問
形式(「不敬,何以別乎?」)點明「
敬
」的重要,指
敬
是
行孝
應有的
態度
指出
孝道
的要旨在於 不
違背
禮法
以 排比句說明不
違背禮法
的具體內涵,即
子女
在
父母
生前死後都 依
禮法
侍奉
父母 。
父母
高壽
,子女會為能 繼續
盡孝
而
高興
;
也會
擔心
照顧
(侍奉) 父母 的
日子
越來越少
因而
憂懼
指出 子女
行孝
的具體表現:
關心
父母
子女有
勸告
父母的
責任
。當父母
犯錯
,應
委婉勸諫
,即使意見不獲
接納
,仍要
表現
恭敬
而
不抱怨
君子 小人
君子
坦蕩蕩
小人長
戚戚
君子
坦承寬廣
。。心境 平靜,心胸 舒坦寬廣
小人 經常憂愁
君子成人之
美
(助人為
善
,不助人為
惡
)
成全
別人的好
事
君子求諸
己
(對自己要求
高
)
交友
文本:
無友不如己者
君子不要結交品德不及自己的人 /
志向
不同的人
修辭手法:反問
君子去仁,惡乎成名?
▶ 表達效果:運用
反問
,能加強
語氣
,增強
說服力
,
強調
君子無論如何也不會捨棄
仁德
, 否則便不能
成就
君子的
名聲
。(2分)
體裁
語錄體
記錄人物
言論
篇幅
短小
用語
淺白
對比
文本:今之
孝
者,是謂能
養
。至於
犬馬
,皆能有
養
;不
敬
,何
以
別
乎?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比較,突顯
敬
的重要
無違/不違
無違: 不要
違背禮法
不違:不要
冒犯父母
,
違反
他們的
意願
為什麼君子能 坦蕩
坦蕩蕩:
合乎
仁義
的
準則
,依
禮
而行,不做不
合乎
仁義
的事情
君子反省時問心
無愧
,自然能
保持
心境
平靜,心胸
舒坦
寬廣
,不會感到
憂愁
或
恐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