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ST 2nd UT

Cards (7)

  • #鄭和下西洋
    ※背景:主觀:~成祖為人好大喜功,想宣揚 永樂盛世 的威儀~傳聞惠帝逃亡海外,成祖希望把他找出來   客觀:~明初航海技術 進步 ,能製造 巨型遠航船 、使用 羅盤導航 等~有能力航行至東南亞、南亞、阿拉伯、半島甚至非洲東岸
  • #鄭和下西洋
    ※一下:向殺害明兵的 爪哇王 興師問罪;在舊港擒獲海盜首領 陳祖義
    二下:調解暹羅和占城糾紛
    三下:使滿刺加脫離暹羅獨立;擒獲企圖劫船的 錫蘭王
    四下:平定蘇門答臘 內亂
    五下:招徠 十七國 使節訪問明朝
    六下:遣送長期滯留北京的外國使節回國
    七下:刻石碑記述下西洋經歷,例如「天妃靈應之記」及「通番事跡記」
  • #鄭和下西洋. ※影響
    政治:~鄭和向外國贈送財物,為其平息內亂或糾紛 ~明朝「天朝上國」的聲威遠播,各國紛紛接受冊封,成為明朝藩屬國
    文化:~鄭和船隊記錄了沿途所用航海技術及所見所聞,鄭和繪製的航海圖、船員馬歡的《瀛涯腃覽》等,豐富了時人的航海與地理知識 ~鄭和將中國的農業、建築、醫學等知識或技術傅播至西洋諸國,又把各地奇珍異寶帶回國,推動了中外文化交流 ~泉州、潮州、廣州等沿海地區百姓移居東南亞,成為建設當地的重要力量
    經濟:~各國以當地土產進貢,中國則回贈陶瓷、漆器、絲綢等,同時又准外商來華買賣,促進東南亞和非洲貿易 ~這種「小來大往」的朝貢貿易缺乏經濟效益,為國家經濟帶來沉重壓力 ~鄭和船隊開支驚人,所得貢品只供皇室享用
  • #成祖遷都原因
    政治考慮:成組通過靖難之變奪得帝位,得位不正,恐怕權勢不穩。
    軍事考慮:北方蒙古的威脅仍在,但成組削藩令邊防空虛
    北方城之優勢:
    ①北京前身是元朝首都,曾匯聚天下人才和財富&成組仍為燕王時,經營當地多年→成組以其勢力根基所在的北京為首都,有助鞏固統治
    ②東林渤海,北有太行山、燕海等環繞&有水路和陸路連接南方,便於調動兵馬軍需→能攻能守,又接近北方前線,有利統籌軍務
  • #明朝滅亡經過(公元)
    1572 神宗即位,在位後期三十年不與朝臣見面
    1604 顧憲成、高攀龍等建立東林書院
    1616 努爾哈赤建立後金,三年後在蕯爾滸之役大敗明軍,奪取遼+瀋重地
    1620 熹宗即位,沉迷木工,荒廢政事
    1625 宦官魏忠賢逼害東林黨,左光鬥等被殺
    1626 努爾哈亦死,皇太極繼位
    1627 思宗即位,其後為東林黨平反
    1635 皇太極改族名為滿洲,翌年改國號為清
    1644 民變首領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順政權&大順軍包圍北京,思宗在煤山自殺,明亡
  • #明朝的內憂外患
    內憂:①皇帝無能:例如怠政的神宗,沈迷木工的熹宗,剛愎自用的思宗 ②宦禍:魏忠賢號稱「九干歲」,權傾朝野 ③黨爭:非東林黨與宦官及其黨羽形成黨爭,楊漣、左光斗等正直朝臣多遇害 ④民變:陝西的飢民、欠餉士兵、被裁的驛卒等無以為生,於是一同起事
    外患:女真崛起 ~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各部,建立後金 ~後金在薩爾滸之役大敗明軍,但在寧遠被袁崇煥擊敗 ~皇太極以反間計使明室殺邊防大將,造佔山海關外。
    內憂加劇外患:朝堂的黨爭禍及邊防,例如邊將熊廷弼受牽連被殺,不利明室對抗女真
    外患加劇內憂:明室為對抗女真而加徵遼餉+練餉,百姓生活更為困難,觸發民變
  • #滿清統一經過(公元)
    1644 清兵入關擊敗李自成,順治帝遷都北京 &明朝宗室福王、魯王、唐王與桂王繼續抗清,史稱南明
    1661 鄭成功佔據台灣&清延頌布遷界令,強遷山東至廣東百姓至到內陸
    1662 明朝降將吳三桂殺桂王,南明滅亡
    1673 清廷削藩,吳之桂、尚可嘉、耿仲明叛亂
    1681 三藩之亂平定
    1683 康熙帝收復台灣&清廷下令復界,讓沿海居民返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