乙部 (四大戰役、圖強、民初、五四)

Cards (55)

  • 鸦片战争背景
    鸦片战争的远因( 中西文化冲突 )
    1) 天朝上国观念
    • 认为可自给自足,视海外诸国为 蛮夷
    • 朝贡 制度处理对外关系 : 宗主藩属
    • 欧洲: 平等 的外交观念,认为国家之间可 互派大使缔结条约
    2) 轻视对外贸易
    • 认为准许外商来华贸易是「 嘉惠远人 」的怀柔手段
    • 外国: 平等互惠 - (受 工业革命 影响) 到中国寻找 原材料供应地 + 拓展市场
    3) 法律观念
    • 清朝:重刑律,不重人权 - 連坐法
    • 英国:流行普通法,重人身自由
    貿易
    1) 限制通商口岸
    • 乾隆规定欧美商人只能在广州一口贸易
    2) 商馆制度
    • 外商在广州设 商馆 处理对华商务
    • 以「 大班 」为经理人
    • 外商须居于商馆
    3) 公行制度
    • 康熙时设公行 → 规定外商 只可以透过公行进行交易
    • 公行会利用特权抽 行佣
    •  规定 外商不准与官员直接接触 , 同时透过公行监察外商
    4) 防夷规程 :
    • 不许船舰入口、不许乘坐轿子
    • 严禁外国妇女到广州
    • 贸易完毕即须离境
  • 中英交涉与冲突
    1) 马甘尼(乾隆)使节驻京订立税制
    • 以与「 天朝礼制不合 」全数拒绝
    2) 阿美士德(嘉庆)
    • 就觐见皇帝礼仪出现分歧( 三跪九叩礼
    3) 律劳卑(道光)
    • 英国派 律劳卑驻华商务总监
    • 两广总督 卢坤 斥他以「 平行格式 」投书 → 着令退出广州
    4) 查理·义律(道光)
    • 提出两国官方文书采用「 平行格式
    • 两广总督 邓廷桢 不接受
    # 战争这时候尚未爆发,原因在于 英国仍想保留其商贸利益
  • 鸦片战争的近因( 鸦片的输入
    输入鸦片的原因
    贸易逆差
    • 英国对中国茶叶、丝绸和瓷器需求殷切,英国的毛织品却滯销
    • 为扭转英国对中国的 贸易逆差 → 把鸦片偷运到中国
    对中国的影响
    1) 经济:
    • 中国出口的茶叶、丝绸不够抵偿鸦片烟价
    白银外流每年500万两 ,占清廷每年总收入的 十分之一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→ 银贵钱贱 :变相加重人民赋税负担,使政府财政拮据(百姓 无法负担赋税而拖欠
    2) 社会: ( 民生困苦
    • 大大损害中国人的 体质精神状态
        → 吸食鸦片者无工作能力, 收入减少 + 银贵钱贱 下负担加重
    3 ) 军队腐化
    • 军事上士兵吸食鸦片,精神萎靡,削弱军队战斗力
        # 林则徐:「 中国几无可御敌之兵,且无可以充饷之银
    禁烟弛烟
    弛禁许乃济 )「 寓禁于征 」: 收征重税
     将 内地种植鸦片合法化 → 与外来鸦片竞争、抑制白银外流

    林则徐禁烟
    • 道光帝命 林则除 为 钦差大臣 ,赴 广东 查禁鸦片
    • 下令英商缴出鸦片 二万余箱 ,到 虎门 销毁 → 具结 (签保证书),以后不准贩卖    → 如经查获,货尽没官,人即正法
    • 义律不允,林则徐派兵 封锁英国商馆 → 英商要求英国政府令中国赔偿烟价
  • 导火线: 林维喜事件
    • 1839年 英国水手斗殴尖沙咀村民 → 村民 林维喜 伤重不治
    • 义律私自在 英船上开庭 ,轻判了事,事后才通知中国官方
    • 林则徐将英人逐出 澳门 ,并 断绝粮水 
    • 英国以国民生命受到威胁、商务受到限制为由,以武力解决通商问题
    ## 贸易是主因
    鸦片 : 英国为了解决贸易问题
    文化: 乾隆 年间已因文化差异出现纠纷,但在 1840年 ( 一个多世纪 )后才发动战争
    - 英国最初还想保留商贸利益,不欲开战
  • 南京条约 1842年
    影响(1)
    1) 主权沦丧
    - 失 领土主权
    • 割地: 割让 香港岛
    • 五口通商
    • 开放 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
    •   → 英人可在上述口岸居住,并派驻 领事 - 不受中国约束: 国中之国
    - 失 司法主权
    • (附约:《 五口通商章程 》、《 虎门条约 》 )
    领事裁判权 : 英国自恃有英国法律保护,到处生事
    - 利益均沾
    • (附约) 片面最惠国待遇 :→ 中国给予他国特权可 利益均沾
    - 国防主权
    • 英国 军舰 可在 五口停泊 → 外国船只自由且合法地航行中国领海 → 中国 腹地完全暴露在列强面前
  • 南京条约 1842年
    影响(2)
    2) 经济
    • 赔款:  2100万银元 # 占清廷收入的 三分之一
     → 加税:民生困苦
    • 白银外流 : 英人继续输入鸦片 → 鸦片输入量增加一倍
    • 工商业受损 :
    (附约) 关税 秉公议定则例值百抽五
    # 以前:外商须缴付诸多税项 e.g. 规礼金船钞 → 官吏更经常索取正常应交税项的一半以上
    外国商品在中国大量 倾销本土手工业 无法与外货竞争
  • 南京条约 1842年
    影响(3)
    社会
    1) 鸦片祸害
    • 上至皇室贵族,下至普罗大众吸食鸦片成风  → 对国民健康、社会风俗和国家经济造成负面影响
    2) 救国尝试
    • 鸦片战争前 林则徐 为了解西方,编纂 西洲志
      — 鸦片战争后知识分子感到中国远远落后于西方
    • 魏源 1844年 编纂 海国图志师夷之长技以制夷
     → 仅视鸦片战争为 无心之失天朝上国 心态仍存 
     → 中国由是沉睡二十年
    政治
    1) 国际地位驟降
    • 一向视中国为亚洲盟主 → 军事弱点暴露在各国眼前
           → 一改以往对华观望态度,更引起列强的侵略野心

    2) 开创不平等条约的先例
    • 近代中国与列强签订的 第一条不平等条约
        - 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 》 ( 12年修约 )、 《 中法黄埔条约 》( 五口传教
    (外交:规定双方以 平行格式 投书)
  • 英法联军之役 1856开始
    背景
    1) 对华贸易未如理想 :
    # 1845年至1856年间 英国对华贸易额 只得 100万250万 英镑 , 清人消费英国制造品只得 荷兰 的一半
    • 列强对货品滯销不满,认为是开放口岸数量不足
    • 鸦片仍非合法商品,名义上不准人民自由贩卖吸食
    # 销售量达 600万700万 英镑
    2) 广州入城问题
    • 南京条约规定五口通商,英人可自由贸易及出入广州城
    •  广州排外情绪高涨, 自行组织团练坚拒英人入城
    • 两广总督 徐广缙葉名琛 没有缓和民愤,反而加以鼓动 → 英国多次就入城问题提出交涉
    3) 列强修约不遂
    • 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12年后修约 的规定
    •   → 英国援引「 最惠国待遇 」先后两次提出修约
      e.g. 公使进驻北京 (仍然有下情不能上达的问题)、鸦片弛禁  
    # 叶名琛冷理态度 : 南京条约 是 万年和约
  • 英法联军之役 导火线
    4) 亚罗号事件1856年 ) :
    • 广东水师 登上 亚罗号 :拘捕12名涉嫌走私贩毒的中国水手
    • 英国驻广州领事 巴夏礼 指亚罗号在香港注册,受英国保护 - 指责中国官兵除下船上悬挂的 英国国旗 ,要求 释放水手向英国道歉
    • 叶名琛 答允 释放水手 , 但认为广东水师没有 除下英国国旗 → 拒绝道歉 → 英国以此为借口轰炸 广州城 → 广州人 火烧十三行
    5) 马赖神父事件
    • 法国天主教神父 马赖 传入 广西西林县 传教 → 被知县处决
    •  法国公使要求清廷惩凶及赔偿 → 被叶名琛驳回
    • 法皇拿破仑三世 欲扬威海外、确立对天主教的保护权 → 以此为借口参加英国的侵华战争
  • 英法联军之役 影响
    天津条约1858年 ( 清大臣 桂良花沙纳
    # : 北京条约 1860年
    政治
    1) 失司法权
    • 外国人犯罪由外国领事会同审理
    ( 领事裁判权以前只见于 附约 , 仅适用于商人的 刑事案件民、刑事案件
    • #: 在北京设立使馆,划定租界
    2) 失国防、领土主权
    • 增开 牛庄登州长江以上 位置)、 汉口九江长江中下游位置 )等 十个 通商口岸
    • # 增开 天津
    • 内河航行权 : 准许英、法两国 商船 、 军舰长江内河 及各 通商口岸 航行 — 洞悉中国虚实
    • # 割地: 九龙半岛 给英国
    ** 俄国借口调停有功
    → 签订《 中俄璦琿条约 》、 《 中俄天津条约 》、 《 中俄北京条约 》 → 夺得 乌苏里江以东黑龙江以北 的大片土地
    3) 国际地位下降
    • 大沽 防务空虚,派 僧格林沁 设防 → 1860联军到达北京,火烧圆明园 → 咸丰帝 逃亡 热河恭亲王奕䜣 签订 北京条约
    • 清廷派出 僧格林沁 的精锐蒙古兵亦无法抵挡 船坚炮利
    → 深知清廷无还击之力,向 内陆 侵占 + 侵占 藩属国
  • 英法联军之役影响
    #: 北京条约
    经济
    1) 失关税权
    • 中国邀请英人帮办海关税务
    • 英人 赫德 长期担任 海关税务司
    2) 赔款: 白银外流银贵钱贱 更严重
    • 英: 400万 、 法 : 200万 — #: 各增至 800万
    3) 打击工业
    • 关税由 双方协定 :税率 划一而偏低值百抽五
    • 加开 十个通商口岸 )(# : +天津)
    → 洋货大量 倾销 , 打击本土工商业
    4) 鸦片改称 洋药准许入口
  • 英法联军之役 影响
    # : 北京条约
    1) 教案 冲突频生:外国人可以自由到内地游历、通商、 传教
    • # : 准许外国传教士租买土地,修建房屋及教堂
    ( * 1844年 黄埔条约五口传教
    1858年 天津条约全国传教
    1860年 北京条约 : 可 建教堂租买土地
    1870 天津教案1897年 传教士在 山东 被杀 )

    2) 鸦片正式入口 → 损害国人健康 )

    3) #: 华工出洋
    • 准许洋人招募华工到海外工作 → 百姓被贩卖到南洋、美洲等地做苦工:客死异乡
    4) 激发洋务 : 英法联军占领京城、火烧圆明园 → 对中国文化和心理造成重大打击
    决定师夷长技以制夷,开始洋务运动
    - 太平天国 覆灭,清朝统治得以巩固 → 同治中兴

    天津条约外国公使进驻北京
    以前 1844年 为应付外通商及外交事务 
     → 广州 设 五口通商大臣 机构:由 两广总督特加钦差大臣头衔 担任 )
  • 日本对外扩张之路( 甲午战争之背景 )
    大陆政策
    1868年 明治维新 → 国力渐强:推行 大陆政策
    1887年 日本参谋本部长制定《 征讨清国策 》 : 武力攻取 沿海藩属 ,进一步肢解中国
    • 吞并 琉球
    • 1874年 )以 台湾 土著杀死 琉球 人为名,出兵入侵 台湾
      - ( 1879年 ) 完全吞并 琉球 王国 → 冲绳县
    # 中国赔偿 十万两 , 并承认 日本保民义举 」→ 变相承认朝鲜是日本保护国
    • 谋划朝鲜:
    • 江华条约 : 承认 朝鲜独立 的国家
    •   济物浦条约 : 日本取得在 朝鲜驻军 的权利
    • 天津条约 : 朝鲜若有变乱,清日两国如要进兵,应先 行文知会
     → 成为 共同保护国
    • 导火线: 1894年 东学党之乱
     → 清廷知会日本出兵,事件平息后 日本拒绝撤兵
     → 要求 共同改革朝鲜内政 + 击沉中国运兵船 高陞号 和突击 牙山 的清军
    • 和解失败 :
    • 李鸿章寄望列强干涉:「 以夷制夷
    → 忽略 英国防俄考虑 , 又 轻信俄国公使必能劝喻日本撤兵 的承诺, 疏于备战
    → 俄国政府拒绝干涉时中国已错失先机: 作战被动
    甲午战争经过
    1) 日军进攻 牙山 :叶志超 退走 平壤
     → 日军进攻 平壤 : 主帥 叶志超 畏战, 弃城逃跑
    2) 黄海海战 :击沉战舰五艘
    3) 威海卫之役北洋舰队 全部覆灭
  • 中国战败原因 : 军力废弛 or 李鸿章
    1) 日本积极备战
    • 明治维新 后实力大增,日本政府制定一套 大陆政策 ,积极部署侵略
    • # 甲午战争前几年,平均年度军费开支高达总收入 31%
      → 一面扩军,一面派出大量间谍在中、朝活动
    • 明治天皇 为军费 一日只进一餐 , 更 亲率大军应战
    • 日本改革海、陆军制 → 实施8次《 扩充军备案 》,购置先进武备
    2) 中国疏于备战 :
    政治腐败 :
    • 清廷政治腐败,贪污成风,各省督抚都不支持李鸿章
    洋务运动 各自为政 , 视 洋务运动 为 发展个人势力 途径 )
    •  外交大事由 直隸总督兼北洋大臣 主理,但 决策权 在 慈禧太后 → 无实权
    - 慈禧太后为了庆祝 六十大寿 , 弃 大连湾失守 而不顾 → 失败已成定局
    政策不一 :
    • 光绪帝翁同龢 主战, 李鸿章 主和, 慈禧 则拿不定主意 → 错失先机
    • 洋务派如 李鸿章张之洞 等视洋务为发展个人权利的途径
     → 甲午战争: 北洋水师 独自抗击日本海军, 南洋水师 竟不予支援
         # 以北洋一隅之力,搏倭人全国之师,自知不逮
    战术:
    • 陆军缺乏操练( 叶志超 平壤战役 弃城逃走
    • 主管 海军衙门醇親王奕譞 挪用海军军费 , 为 慈禧太后 兴建 颐和园
    - 海军 六年来未有增添一舰
  • 甲午战争战败
    李鸿章责任
    3) 昧于形势 :
    • 日本侵略野心热炽 → 朝中大部分政要对日本认识还停留在「 蕞尔小邦 」的阶段
    → 李鸿章 避战求和 : 不能制止日本
    •  李鸿章 过分依赖外交 , 只寄望英俄调停
     → 忽略 英国防俄考虑 、 又轻信 俄国公使必能劝喻日本撤兵 的承诺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→ 疏于备战 , 当俄国政府拒绝干涉时,中国已经错失先机
    4) 任用私人 :
    • 淮軍丁汝昌 指挥海军 → 不諳海战
      → 总兵 刘步蟾 不听丁汝昌指挥 → 派系分歧
    5) 上下不同心 : 与 左宗棠不和
    • 中法越南战争 拒绝支援

    6) 战略错误 :
    • 黄海海战丁汝昌 错误排阵,令队形混乱
     → 日军避开 致远靖远 两艘主力舰,集中攻击较弱的战舰
    • 旅顺 失陷, 李鸿章 被革职 → 改以 刘坤一 指挥 军队
       → 互不统属 , 战斗力大减           
    • 黄海海战 : 李鸿章 保船制敌 → 下令舰队退守 威海卫军港 ,丧失制海权 - 北洋舰队 全军覆没
      (最终被日军 水陆两路 夹击歼灭)
  • 马关条约 1895年李鸿章 与日本首相 伊藤博文 会面后签署)
    甲午战争影响
    政治(1)
    1) 国际地位大降
    • 甲午战争敗于 蕞爾小国 日本之手 → 使 洋务运动 的缺点完全暴露 (亚洲盟主地位完全被日本取代)
    2) 激发日本侵略野心
    • 马关条约: 割让 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
    • 中国承认朝鲜 独立自主失去最后一个 藩属国 朝鲜 )
             → 朝鲜、台湾成为日本侵华的跳板
    • 日本能在短时间内战胜中国 → 加强 军国主义 在日本的发展 → 为日后全面侵华埋下伏笔
  • 甲午战争影响
    政治 (2)
    3) 促成 瓜分 危机:
    • 三国干涉还辽 : - 俄国 连同 两国强迫日本交还辽东半岛给中国 → 三千万赎辽费
    • ( 激化日俄之间的冲突 - 1904年 日俄战争 在中国境内爆发)
    • 李鸿章: 联俄制日1896年 签订 中俄密约
     → 将西伯利亚铁路延伸至海参威 、 取得 铁路行政权
     → 密约外泄,列强纷纷在华划分势力范围,中国遭受瓜分

    ** 德国胶州湾
    俄国旅顺大连
    法国广州湾
    英国威海卫新界
    日本福建
    4) 促成 变法革命
    • 令有识之士明白必须作深入政治改革 → 仿效日本改革:维新运动
    • 孙中山 1894年万言书李鸿章 : 「 人尽其才、地尽其利、物尽其用、货畅其流 」 — 李鸿章忙于甲午战争没有理会
    • 1898檀香山 成立兴中会革命运动
  • 甲午战争影响
    经济
    财政困难:
    • 马关条约: 赔款二万万两赎辽费三千万 → 清廷岁入的 三倍
       → 以 关税 盐税 作抵押:列强控制中国财政,对国计民生构成巨大影响
    •  开放 重庆沙市苏州杭州 深入大陆+ 准许日本在中国设厂,免去内地税项
         → 其他享有最惠国待遇的国家取得同样权利
         → 利用廉价原料和劳动力制成产品,在清廷本土倾销
  • 八国联军之役 : 清廷责任 or 列强 ?
    列强入侵 : (不等于 义和团
    1) 教案 : 不法教士欺凌平民
    • (传教三条约: 1844年 黄埔条约 五口传教1858年 天津条约 全国传教1860年 北京条约 建教堂租地建屋
    * 1870年 天津教案1897年 传教士山东被杀
    2) 马关条约
    • 列强在中国 内陆设厂 → 洋货充斥,民族工业受损
    • 连年战争及赔款:甲午后山东须负担 39万两白银税务
    • 兴建铁路 : 马车夫 、 轿夫 失业
    → 仇外
    * 义和团出现
    原名 义和拳 ,以 反清复明 为口号
     → 后清廷招抚义和团,以 扶清灭洋 为口号,公开仇外
  • 八国联军之役:责任
    2. 清廷 ( 责任最大 )
    • 慈禧 :
    • 外国反对 废黜光绪帝
    • 康有为梁启超 戊戍政变 后在 英日 支持下逃离中国
        → 慈禧太后对洋人极为愤恨 → 利用 义和团 排外
    ( 义和团在 北京天津 一带广为发展:烧教堂、杀教士、拆电线、毁铁路 → 纵容义和团,不理外国抗议
    * 1900年 日本使馆职员杉山彬德国领事克林德被杀 → 向各国宣战,下令义和团 围攻使馆
    • 地方官员
    • 山东巡抚 李秉衡毓贤 采纵容态度 
         → 毓贤把 义和拳 正名 为 义和团 ,成为合法组织
    化私会为公拳改拳会为民团
    * 1899年 袁世凯 成为 山东巡抚
    • 以拳会为邪教,下令 解散拳会 → 于 山东 绝迹
       # 满清有能力压制
    • 义和团转到 直隸 发展,大臣 刚毅 和总督 裕禄 信任义和团 「 刀枪不入 」 的神功 , 主张安抚拳民,招入军队,对付洋人
  • 辛丑条约 1901年庆亲王奕劻李鸿章 与11国在 北京 签订)
    八国联军之役 影响
    政治 + 社会
    1) 媚外心态
    • 列强公然践踏中国主权,干涉中国内政
    • 辛丑条约 : 排外城市 停办科举5年 → 干涉 用人权
    • 外务部地位在六部之上 → 破坏清廷政府架构)
    •  义和团排外行为被嘲为 野蛮民族 → 国际地位大跌 ( + 惩凶赔罪惩办纵庇义和团的官员 + 派 亲王 到德、日谢罪 )
    → 国人心理从 轻外仇外 转为 惧外 、 媚外
     # 慈禧太后 出走 西安下诏罪己 — 「 量中华之物力,结于国之欢心
    2) 地方离心 : 东南各省不听中央命令
    • 两广总督 李鸿章两江总督 刘坤一湖广总督 张之洞 签订东南互保章程
    • 中央不敢降罪,反而赞扬各省官员 老成谋国 → 清廷对地方控制力大减
    → 为辛亥革命后 各省独立军阀割据 情况埋下伏笔
    3) 救国道路立宪 v.s. 革命
    • 国人认识到清廷腐败无能 → 有志之士倡议 变法 
    促成清末新政及立宪运动
    • 清末新政( 1901 - 1912 ):慈禧太后主导,政治经济全方面改革
    • 部分有识之士对清廷绝望 → 投身 革命
       # 陈天华 在《 警世钟 》和《 猛回头 》指列强的入侵给中国带来沉重灾难
        → 《 警世钟 》:清廷已成 洋人的朝廷 → 激发 革命
  • 八国联军之役 影响
    经济
    1) 经济破坏
    • 四亿五千万银两 , 分 39年 清还 , 连利息 约10亿
    盐税关税 作赔款的担保 → 中国经济全由外国控制
    • 应允各国通商章程应修改之处
    → 列强订立通商章程:纷纷在中国 设厂 , 榨取通商、 铁路采矿 特权
    国防
    1) 国防洞开
    • 北京东交民巷 一带为 使馆区, 各国 自行管理派兵驻守
    • 拆毁 北京大沽口 沿线炮台
    • 准许各国在 北京天津山海关 铁路沿线 驻兵
    • 停运军火 两年
    # 军事缺陷直插北京骨髓
    国际
    日俄战争
    • 俄国借口保护铁路 → 出兵攻占 东三省 : 日俄关系更紧张
    # 以 中国 为战场 — 国际地位大跌
  • 洋务运动 1860年 至 1895年
    背景
    1) 内忧外患
    • 鸦片战争 失败,后又 英法联军 期间列强攻陷北京 → 奕䜣 被指派北京负责议和
      → 与列强有实际交涉经验 ( 有感中国缺乏外交人才 )+ 眼见列强 船坚炮利
    • 太平军之乱李鸿章常胜军 帮助,对于西洋技术与武器有更深切的认识
    # 「 中国文物制度,事事远在西人之上,独火器万不能及。
    2) 有识之士提倡
    • 鸦片战争后,知识分子有见西方之船坚炮利,著书立说
    •   (以前) 林则徐 四州志魏源 海国图志师夷之长技以制夷
    • 冯桂芬以中国的伦常名教为根本,辅以诸国富强之术
    3) 经济困难 :
    • 列强纷纷以廉价商品在国内倾销,打击 农村经济
        → 欲先自强,必须兴办实业 → 官督商办
  • 洋务运动 1860年1895年
    内容:前期 富国 、 后期 强兵
    前期
    1) 政治
    •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- 总理外交、通商及一切洋务事务  
    # 以前一直未有专责的外交机构: 五口通商大臣 非正式外交官 
    → 下情不能上达: 1864年 修约问题 + 广州入城问题
    # 英法联军 时, 奕䜣 有感欠专责的外交人才,令条约谈判失利
    • 天津上海北洋通商大臣南洋通商大臣
    2) 军事
    • 李鸿章 : ( 上海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→ 向外国购入军械,雇用外国工匠 造船制炮
    • 金陵机器制造局 → 作 枪炮弹药
    • 左宗棠 :( 福州马尾船政局
    • 张之洞汉阳兵工厂枪炮弹药
    3) 文教
    • 同文馆 → 学习 外文天文 、 算学 、 国际法
    •  ( 上海广方言馆 → 培养 翻译 人才
    • 接纳 容闳 建议 → 派 120名幼童美国 留学
      → 铁路之父詹天佑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唐绍仪
        # 成效不大:引起保守官员反对, 1991年分批撤回
  • 洋务运动 1860年1895
    后期
    1) 民用工业
    • 李鸿章
    • 轮船招商局 → 中国第一个 官督商办 的 民用企业 → 添置 外国轮船 , 经营民用航运
    •   开平矿务局 → 用机器开采煤矿, 减少对洋煤的依赖
    •   → 为方便开平矿务局煤炭外运,兴建 唐胥铁路
    •   天津电报局 → 电讯事业
    2) 军事实业
    • 1874年 日本派兵入侵 台湾 → 清廷深感 海防 力量不足,决心加强 海防
    • 北洋海军南洋海军广东海军福建海军
    • 1885年 总理海军事务衙门 → 以 北洋海军 为发展重点
    • 天津大沽水师学堂武备学堂 → 培养军事人才
    •   旅顺威海卫 为主要军港,在 大沽 建立新式炮台
    失败:
    # 中法战争福建海军 惨败, 马尾船政厂 被毁
    # 1894年1895年甲午战争北洋海军 全数歼灭
  • 洋务运动失败原因: 领导层无能 or 民智未开?
    1) 领导层无能 (主因) (1)
    • 領導者 识见有限 / 改革不全面
    - 对西方政教认识有限 - 局限于 「 中学为体,西学为用
    - 只学习 「 船堅炮利 」 ,缺乏 政治社会文化 的改革,不夠全面
     - 推行洋务运动目的是为了 巩固满清政权 以对付 民变外侮
    → 没有对 腐败政治 进行改革 
        # 以 伦常名教 为考核标准的 科举 依然存在 → 士子不会对 同文馆留学 有兴趣
    - 李鸿章只任用嫡系,排斥其他人士加入北洋舰队
     - 缺乏开明、全力支持洋务运动的领导人 ( 奕訢 受慈禧太后猜忌而失勢)
     - 設 译书局培养人才不多翻译速度太慢 → 西方知识难以广泛传播
    • 上下不同心
    - 洋务派如 李鸿章张之洞 视洋务为 发展个人权利 的途径 → 未能衷心合作
      - 分属 湘军淮军 集团
         → 李鸿章 海防论 vs. 左宗棠 边防、海防并重
       # 未能上下一心: 中法越南战争 李鸿章 北洋海军 拒绝援助 左宗棠
           甲午战争中 北洋水师 抵抗 日本海军 → 南洋水师 不予支援
  • 洋务运动失败原因
    领导层无能 (2)
    • 官员思想守旧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    - 倭仁 : 直斥新政和西洋技术为 奇技淫巧形器之末
    在他反对下,即使 同文馆 增添 天文算学馆 , 投考者寥寥可数
    • 政治腐败
    - 醇亲王奕譞 挪用海军军费建 颐和园六年未有增添一舰
    - 民用企业採用 官督商办 , 以官馭商
    官員 贪污舞弊 / 經營不善 - 亏损
    民智未开
    • 民间盲目反对新法 → 以破坏风水为由排斥变革
     # 为免火车行驶时震坏龙脉风水, 唐胥铁路 只能用騾马拖拽 → 「 马车铁路
  • 洋务运动的贡献
    1) 军事现代化
    • 改变中国武备落后的状况
     # 平定 捻匪之乱西北回乱
         → 可见有一定成效,为中国国防武备现代化开拓了基础
    2) 工业现代化 :
    • 引入 纺织 、 印刷 、 电讯 等技术,建立 民用工业 、电线、电报、采煤等
       # 1881年 清廷建成 唐胥铁路 ,把开平矿务局的煤炭外运
    3) 新式教育:
    • 120名幼童美国 留学 → 回国后均有重大贡献
     # 铁路之父詹天佑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唐绍仪
     - 翻译西方书籍、学习西文,培养知识分子
       → 严复 翻译 天演论物竞天择、适者生存 → 主导 维新运动 思想
  • 维新运动 1898年
    背景
    1) 甲午战败
    • 列强纷纷在华 划分势力范围 → 中国有 亡国之忧
       → 只强调 船坚炮利 的洋务运动不足以 富国强兵 - 需要 全面性 的改革 ( 全变速变
    2) 明治维新
    • 日本不足二十年时间已能跻身强国之列,重创清廷
     → 知识分子认为要 仿效日本变法 , 进行比洋务运动更深层的改革
    3) 维新思潮
    • 洋务运动 期间翻译了许多西方书籍
    - # 严复 翻译的 天演论物竞天择,适者生存
    → 牵动知识分子的改革思潮: 康有为 强学会 、 梁启超 时务报
    • 外国传教士 如 李提摩太林乐知 → 宣传教义并积极办报
       # 泰西新史揽要万国公报 : 介绍西方科技及社会政治组织概况
    经过
    康有为梁启超 听闻 马关条约 的签署后大为愤慨 → 联系会试举人 公车上书拒和迁都变法
    1898年 光绪帝 下诏「 明定国是 」 → 百多日后 戊戍政变 , 变法告终
  • 维新运动 1898年
    措施
    1) 政治 :
    • 刪改 各衙門則例 ,另定 簡明條例
    • 裁汰冗員 , 裁撤闲散的衙门,澄清吏治 通政司
    •  广开言路,准許臣民 上書言事
    2) 軍事
    • 軍隊和八旗兵,改練 洋操 及用 洋槍
    •  裁减 绿营兵 , 各省办 团练
    • 變革武科舉,改試 槍砲

    3) 教育
    • 八股文 ,改試 策論
    • 京師大學堂 , 中小學堂 : 學生兼習 中、西學
    •  設 譯書局 翻譯外國書刊,准許人民設立 報館學會
    4) 經濟
    • 制定 財政預算量入為出
    • 設立 鐵路礦務總局
    •  在各省設 商務局商會
    •   奖励发明,给予 专利权
  • 维新运动 失敗原因 (主要)
    1) 光緒帝無權
    • 依靠皇帝權力,進行由上而下的改革,但一切權力仍在 慈禧太后 手上  → 她不满新政,新政便无法推行
    # 限制光绪用人, 二品以上的官员之任免 及重大决策,要向慈禧太后 请旨
        - 朝野多为慈禧太后亲信 → 对新法百般阻挠
    9月时 慈禧已密谋 废帝 , 失败是早晚的事
    2) 維新派力弱
    • 官卑職微 + 没有行政经验
       # 康有为 只官位 六品梁启超 并无实权
    唯一支持维新大臣 翁同龢 在变法之初遭到罢免 
      → 做事处处受守旧大臣的制肘
    • 新法内容:
    - 淘汰大量士兵 → 危及 满族八旗汉族绿营 的特权
    - 淘汰冗官、裁撤闲散重叠的衙门 → 触犯 贵族官僚 的既得利益
              → 缺乏支持
    - 新政要求废除 八股文 , 改 考试策论 → 士子反对
    • 推行过急:- 讲求 全变速变
    - 百多日 颁布 二百多项 政令,推行过急,未有按部就班 + 未有拉拢大臣支持
      → 官员无所适从、难以执行敷衍塞责 → 失败
    3) 满汉冲突
    • 多为 汉族知识分子 为主 → 满族亲贵及满族大臣觉得变法削弱他们权利
    # 军机大臣 刚毅 : 「 损满肥汉 」的阴谋,直斥维新派及汉人为 家奴
     指维新派 保中国不保大清 : 誓言「 宁可亡国,不可变法
  • 维新运动失败原因 (次要)
    4) 袁世凱倒戈
    • 袁世凱原是 榮祿 手下,後加入 強學會 表明願意支持新法
    • 光緒帝密召袁世凱入京, 譚嗣同 亦夜訪袁世凱遊說他發動政變- - 明白維新派力弱,佯裝答應但到 天津告密
       反論:
    • 在袁世凱告密前 榮祿慈禧太后 已部署發動政變,推翻新法 > — 與戊戌政變沒有直接關係
    (英俄角力:
    - 维新派主张 师日 , 引起 俄国 不满 
     - 英国希望透过清廷变法,扩大在华利益
    慈禧太后李鸿章 主张 联俄制日帝党后党 之间的分歧
  • 维新运动影響
    1) 刺激清廷排外 :
    • 支持維新的官員遭到整肅 → 朝政大權在滿洲王公大臣手中
       - 康有为 、 梁启超 在 戊戍政变 后得 英日 帮助逃离中国
       - 列强反对慈禧太后 废光绪帝
     → 对洋人极为愤恨,欲利用 义和团 作为排除外国势力的工具 → 八国联军之役
    2) 促成革命運動:
    • 由上而下的改革因守舊派反對而成為泡影 
       → 意識到需推翻滿清方可救國  → 投入革命事業 : 辛亥革命的成功
      # 容闳 曾为 洋务派 出力,但维新、八国联军后,放弃和平改革之途
          → 1910年 与孙中山商讨 革命、
    • 孕育新思潮
    - 康有为 、 梁启超 流亡海外 → 成立 保皇会 
    - 梁启超清议报新民丛报 → 鼓吹 君主立宪 , 对国人思想有启蒙作用
     → 推动了 清末新政晚清立宪运动
  • 辛亥革命 孙中山的革命生涯
    - 1894年 上万言书李鸿章 : 「 人尽其才,地尽其利,物尽其用,货畅其流。 」→ 李鸿章因处理甲午战争而不为所用 → 决心推翻满清救国
    - 1894年 檀香山 成立 兴中会 : 「 驱除鞑虏,恢复中华,建立合众政府
    - 1895年香港 成立 兴中会 总部
    - 在马关条约签订后,陆皓东、郑士良发动广州起义( 1895年
      → 失败告终,孙中山逃亡英国
    - 1900年郑士良 惠州起义
    - 1905年 在日本成立 中国同盟会驱除鞑虏,恢复中华,建立民国,平均地权 → 确立三民主义(民族、民权、民生)
    # 1905-1907年机关报 民报 曾与立宪派梁启超 新民丛报 展开 政治大论战
     → 1912年 成功推翻满清政府            
    #### 三民主义
    民族主义:以革命手段推翻 满清异族政府 ,摆脱 外国帝国主义 的枷锁
    民权主义:推翻 专制统治 ,实现人民四大权利
    民生主义: 平均地权 ,实现 耕者有其田 ,达致 社会平等
  • 武昌起义爆发的成因 (1)
    1) 清室腐败 :
    - 自鸦片战争以来连年战败,屢次签订不平等条约 → 民生困苦,中国主权沦丧
      # 八国联军 后要赔偿 十亿
     → 国人认识到清廷愚昧腐败,不能依靠清廷令中国复兴
      → 只有推翻满清政府,投身革命行列才是救国之途
    2) 无心改革 :
    - 清室曾进行 洋务运动 、 维新运动 → 失败
    • 晚清改革:没有诚意的改革
    -  1908年 颁订 欽定宪法大纲 → 宣布 九年 预备立宪,只是拖延
    - 1911年 成立 责任内阁 8/13 名阁员为满族 → 被讥为 皇族内阁 
      → 改革相继失败,令国人大失所望,明白只有推翻满清方可救国
    3) 废除科举 :
    • 1905年 清廷废除 科举,全国推广 新式学堂 参加科举谋求官职的士子失去出路
      → 加入 湖北新军出洋留学 接受西学的薰陶 → 革命分子的骨干
        # 武昌起义 正是新军起义
    4) 满汉冲突:
    - 高压怀柔并施 → 仍无阻满汉分歧
    # 乾隆、嘉庆年间 天地会白莲教 起事:反清复明
    孙中山亦是标榜「 驱除鞑虏,恢复中华
  • 武昌起义爆发成因 (2)
    5) 西学传入:
    • 洋务及维新时把大量西方书籍翻译 → 民主自由思想传入中国
    # 维新运动时出版了 中外纪闻时务报强学报
    • 留洋学生亲身体会西方文化 → 革命有识之士开始醒觉
    # 陈天华秋瑾 在 日本 留学、 孙中山 在 檀香山 留学
    6) 革命团队:
    - 利用书籍传播革命思想
    • # 陈天华 警世钟猛回头 → 宣传 革命排满民主共和
    •  1905年 同盟会 成立后与 立宪派 展开多场论战( vs. 梁启超 新民丛报 )
    • 发动多次起义:黄兴 黄花岗起义 → 失败但感动人心
    抛头颅、洒热血
  • 武昌起义( 1911年
    1) 铁路国有:
    • 1911年 清廷宣布 铁路国有
     → 将已归民办的 川汉铁路粤汉铁路 收归国有:为政府向外国借款
    2) 保路风潮:
    • 四川(保路风潮最激烈)成立 四川保路同志会 ,提出 破约保路
     - 鼓吹 罢市罢课
    - 全川地拒绝交税以作抗议
    → 四川总督 赵尔丰 枪杀士民 → 清廷派 湖北新军 入川平乱 → 湖北守备空虚
    3) 武昌起义:
    • 原定10月11日起义,但9日革命党人在汉口的炸弹不慎被引爆
     → 搜出革命党名册,革命党决定 10月10日 起义 
    • 湖广总督 瑞澂 仓皇逃走 → 革命党人迅速占领 武昌 ,成立 湖北军政府 ,推 黎元洪 为都督
    # 全国24省中有 14省 宣布独立:清廷只能支配东三省、山东及河东
  • 袁世凯窃位
    • 1895年 被任命到天津编练新式陆军:段祺瑞、冯国璋、曹锟都是他的手下
    •  戊戌变法时光绪帝两次召见袁世凯,对付荣禄 → 出卖光绪帝
    •   1901年 李鸿章逝世 → 成为 直隸总督兼北洋大臣
    宣统帝即位,載灃摄政 → 以足疾为由罢免袁世凯
    2) 武昌起义后
    • 清廷被逼重用北洋新军领袖袁世凯 → 派 冯国璋汉口
    # 当时武汉的革命军势力,不足与新建陆军对抗
    • 外国公使期望袁世凯在能保障他们利益下,与革命军议和
    • 唐绍仪 与革命军代表 伍廷芳上海 谈判 → 南北议和 :签订协议
    # 1. 清帝退位,由袁世凯知照各国公使
       2. 袁世凯须宣布政见,赞成 共和主义
       3. 孙中山辞职,由参议院举袁世凯为 临时大总统 → 誓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
    1912年 清帝退位
  • 辛亥革命成功原因
    1) 清廷腐败 :
    自鸦片战争以来,中国一直丧权辱国
    • 有图强努力的尝试 → 失败
       → 有识之士对清廷失望,转而倾向革命
    - 四川保路风潮
    2) 革命思想流行:
    • 同盟会确立 三民主义 为纲领,目的要「 驱除鞑虏,恢复中华,建立民国,平均地权 」→ 革命运动有明确的方向
      → 国人受革命思想影响,相信民主共和才是救国出路
    3) 牺牲精神感召:
    • 孙中山黄兴 长期苦心经营革命事业,多次发动起事
       # 1911年 黄花岗起义 , 革命人士「 抛头颅、洒热血
     黄花岗烈士感召国人投身反清革命行列
    4) 各界支持:
    • 国内民间会党、清政府一部分 新军 、 后放弃支持清廷的 立宪派 、 海外华侨
       # 1911年海外华侨捐款 500万
      # 新军:于同盟会有联系的湖北两个革命团体( 文学社共进会 ) 深入新军
    受影响的湖北新军士兵约有五千余人,佔全省新军人数 三分之一
     # 立宪派:新政难以收效、预备立宪缺乏诚意 → 立宪派转而支持革命
    5) 列强中立:
    • 各国对中国革命事业采同情态度 + 革命军承诺外人的财产及既得利益保障
    → 保持 中立 ,不加干涉,以求尽快恢复政权之稳定
  • 辛亥革命的意义
    1) 五族共和:
    • 达致驱除鞑虏、恢复中华
    • # 把政权从 满族 解放出来,将它扩大到所有中国人:满族、蒙古族、汉族、回族、西藏
    - → 五族共和 ,建立国人对于中华民族的共同意识,加强 民族认同感 和团结
    2) 共和体制:
    • 推翻统治中国近代长达 270年 腐败的清王朝,结束中国两千多年的 封建君主专制
    - → 成功以 共和国 取代清帝国,设立 责任内阁 和人民选举的 国会
    # 后来袁世凯称帝和张勋复辟只能以失败告终
    3) 思想解放:
    - 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受儒家文化支配  e.g. 君权神授、三纲五常的统属思想
      → 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,对于中国传统以儒家为主的诸多价值观的权威性产生冲击
       → 促成 新文化运动
    4) 民族工业:
    • 孙中山退位后发展铁路实业,工厂、银行等事业团体相继成立